苏州市律师事务所地址电话推荐 苏州律师收费标准 苏州专业律师 苏州知名律师在线免费法律咨询 苏州市律师协会
联系我们 排名
律师:刘逢欣 律师
电话:13812605387
律所:江苏平江律师事务所
地址:苏州市工业园区苏绣路苏
          州中心A座8楼
提示:提前预约可获30分钟的当
          面免费咨询一次
苏州专业律师法律服务网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劳动工伤
工伤后还在原单位上班能赔偿吗?苏州工伤事故专业律师一次说清继续留任的赔偿规则
来源:工伤后还在原单位上班能赔偿吗 作者:苏州工伤事故专业律师
摘要:围绕‘工伤后还在原单位上班能赔偿吗’这一高频疑问,系统梳理继续留任状态下可获得的医疗费、伤残补助、工资福利等全部待遇,并提供实操流程与风险提醒。.........

一、问题提出:继续上班是否影响工伤赔偿资格

劳动者遭遇事故伤害后,最担心的莫过于治疗期间的收入断层以及后续生活保障。现实中,大量职工在工伤认定及伤残等级评定后,仍希望继续留在原单位工作:一方面熟悉环境利于康复,另一方面社保缴费年限也能持续累积。于是,工伤后还在原单位上班能赔偿吗成为搜索引擎和咨询平台的高频语句。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已依法认定为工伤,劳动者无论是否离职,都享有法定赔偿项目;区别在于继续留任时,部分待遇需待未来终止劳动合同时方可领取,而部分待遇则可即时兑现。

二、继续留任情形下的待遇框架

1.即时可领取的项目

(1)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目录的住院费、药费、康复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据实结算。
(2)住院伙食补助:按当地公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计发,自入院之日起算。
(3)外地就医交通食宿:经经办机构批准转外就医的,交通费按普通公共交通工具票价报销,食宿费按当地标准凭票据报销。
(4)停工留薪期工资:自受伤之日起至伤残等级评定结论出具之日止,最长不超过12个月,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
(5)护理费:停工留薪期内生活不能自理的,由用人单位派人护理或支付护理费用;评定伤残后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仍需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6)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本人工资的一定倍数一次性发放,一至十级分别对应27、25、23、21、18、16、13、11、9、7个月本人工资。

2.留任期间暂不领取的项目

(1)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需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标准由各省人民政府规定。
(2)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同样需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时,由用人单位支付,标准由各省人民政府规定。
简言之,工伤后还在原单位上班能赔偿吗的关键区分在于“已发生费用即时领,未来费用解除领”。继续留任并不影响领取资格,只是时间条件尚未触发。

三、继续留任流程与文书指引

1.医疗期结束后的复工评估

劳动者在停工留薪期满后,应当接受劳动能力鉴定。若鉴定结论为“可以继续工作”,用人单位应根据伤残等级、医生建议及岗位适配度,安排适当工作。若劳动者拒绝合理岗位安排,用人单位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二项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支付经济补偿及一次性工伤待遇。

2.劳动合同的变更或续订

继续留任通常伴随岗位、工时、劳动强度调整,双方应签订《劳动合同变更协议》,明确新岗位、薪酬、福利、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避免将来看作单方降薪或变相辞退的风险。

3.工伤待遇申领材料清单

(1)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及复印件;
(2)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原件及复印件;
(3)医疗费用原始票据及用药清单;
(4)身份证及银行卡复印件;
(5)用人单位出具的劳动关系存续证明。
上述材料提交至社保经办机构后,一般15个工作日内可完成审核并拨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四、继续留任常见疑问与风险提示

疑问1:继续上班会不会被视为“伤情轻微”而降低伤残等级?

伤残等级取决于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及医疗依赖程度,与是否继续工作无直接关联。只要鉴定结论已出具,继续留任不会导致等级下调。

疑问2:单位可否以“已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为由降低工资?

不可以。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系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与用人单位工资支付义务分属不同法律体系。继续留任期间,劳动者仍应获得不低于原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报酬。

疑问3:继续留任后旧伤复发如何处理?

经确认属工伤复发的,劳动者仍可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停工留薪期重新计算,但最长不超过12个月;需要护理的,可重新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并调整护理等级。

五、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的待遇衔接

若劳动者最终决定离开原单位,先前因继续留任而尚未领取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将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发放。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结工作交接时出具《解除劳动关系证明》,并在15日内协助办理社保关系转移及待遇申领。若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持仲裁裁决书或法院判决书向社保经办机构申请先行支付,再由社保部门向单位追偿。

六、专业建议:如何确保赔偿路径顺畅

1.发生工伤后30日内督促用人单位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单位逾期未申请的,劳动者或其近亲属可在1年内直接向人社部门提出。
2.医疗终结后及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防止因错过时效导致待遇缩水。
3.继续留任期间妥善保存工资流水、社保缴费记录,为将来可能的争议留证。
4.如遇单位推诿、克扣或拒绝配合,可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寻求苏州工伤事故专业律师协助,通过劳动仲裁维护权益。

本文出处:本网苏州工伤事故专业律师服务团队普法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